
分享
四川新闻网:对四川最早爆发甲流学校的再调查(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成都航空旅游职业学校 作者:不详 时间:2009-09-22 浏览:
对四川最早爆发甲流学校的再调查(系列报道之二)
【http://www.newssc.org 】 【 2009-09-18 11:47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隔离日记:发现90后的坚强与感恩
新闻背景:9月2日,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青羊校区发生四川省首起学校聚集性甲型H1N1疫情,之后,四川省内又相继有学校发生疫情。竖日,西南航院1000多人被隔离,他们成为今年以来全国被隔离人数最多的学校。而这之中,全是90后。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18日讯(实习记者 张进春) 作为四川省第一个爆发甲流感的学校——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在川爆发聚集性甲流感最早、人数最多,受到社会多方压力。作为学校的主体人群,发生疫情的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青羊校区均为大一学生,这1075名学生都是生于90年代。面对压力,面对突然降临的疫情,在社会世俗的印象中极度自私、心理脆弱的90后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态转变,这场“不亚于地震”的疫情给这群走出隔离区的孩子留下了什么?
隔离日记里透着坚强
经过两天的调整,在学院老师和教官的安慰和鼓励下,隔离区的学生们情绪明显好转。“刚开始心里很慌,害怕,不知道会有多严重。”说这话时航空服务专业的郑银娟用右手捂着自己的胸口。
为了丰富隔离区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事件中有所感悟和收获,9月4日,老师们开始鼓励学生写隔离日记,用笔记下特殊时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
第二天,几名老师和教官再去医院看望隔离在成都市传染病医院的学生时,特意为他们带去了笔和本子。
本网记者在学校隔离期间的采访中多次在西南航空专修学院青羊校区的大门外看到拎着水果等食品前来看望孩子的家长。但按照规定学生在隔离期间不能与外界家长见面,这让很多家长很担心。但是学生们却在隔离区牵挂着自己的父母。
张薇在9月8日的日记里写到:“在这里我很想给外面的爸爸妈妈说,我们过得很好!真的,虽然这种事从来没有遇见过,但我不怕,因为有老师们陪伴、关心,他们把我们当成了自己孩子一样照顾。爸爸妈妈,请照顾好你们自己的身体,别担心我,这场噩梦我们会打赢的,而且会赢得很漂亮!因为,我们在这次经历中获得了很多很多!”
“这点痛算什么呢,我们要更坚强、勇敢,乐观与坦然地迈步,活着自己、活着自己的生命……”
“我们会坚强的,这是对我们的磨练和考验,我们一定能接受重任……”
“坚强”是记者在翻看学生日记时看到最多的字眼。
书信里写满感恩
隔离期间,西南航空专修学院的老师和教官们承担起了照顾这近千名学生重任。送饭、买日用品、转交家长带来的水果……老师和教官每天要上下楼几十趟。
“我们的衣服从来没有干过,都被汗水打湿了。”年轻的教官邓超告诉记者。不少老师把自己幼小的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看,自己却毫无怨言地留校照顾隔离学生。
隔离期间,来自全国各大航空公司机场的慰问信、慰问品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西南航空专修学院青羊校区。
这种互帮互爱的“地震精神”感染者着隔离区的学生们。机电维修班的陈龙在给机场工作的师姐和师兄回复感谢信说:“谢谢你们,还有这么多的人关心着我们。以后我要把你们的这份关爱延续下去,我出去后一定去用心帮助别人,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安检2班317宿舍的8名女生共同给她们的游老师写了一封感谢信,“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让我们感动,在此我们用平庸的语言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
记者手记:疫情给我们一次深入了解90后的机会
人,惟深哀与极乐能表现真实。只有在面对生死和巨大灾难时才能剥去虚伪的装扮,展现出最本真的一面。现在大一的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一向被认为是没有责任感,不懂感恩,不能承受的一代。但90后们在此次甲流感事件中所激发出来的变化改变了社会对他们以往的看法。
在隔离期间,西南航空专修学院千名学生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他们的经历,用书信表达他们最至真的感恩。透过日记和书信,我们发现:他们有社会的责任心,有敢于面对灾难的坚强,有接受帮助后对周围人的感恩……